年度 | 著作 | 著作人 |
109 | 自由與障礙權利:依賴、獨立與相互依賴 | 蘇峰山 |
106 | 書評:殘障權利及其誤用 | 蘇峰山 |
092 | 教師與批判思考 | 蘇峰山 |
092 | 批判如何可能:關於傅柯批判哲學的一些爭議 | 蘇峰山 |
092 | 現象中的亂象 | 蘇峰山 |
090 | 七等生的夢幻與真實 | 蘇峰山 |
086 | 傅柯論知識與權力 | 蘇峰山 |
085 | 公民身份與公民教育的理論探討 | 蘇峰山 |
年度 | 會議期間 | 著作 | 著作人 |
108 | 2019-05-05 2019-05-05 |
障礙研究與正義理論 | 蘇峰山 |
108 | 2019-10-11 2019-10-13 |
正義理論,差異政治與障礙研究 | 蘇峰山 |
107 | 2018-09-30 2018-09-30 |
Control by containment:the politics of institutionalizing of pollution disputes in taiwan | 蘇峰山 |
105 | 2016-11-24 2016-11-26 |
能力取徑下的障礙權利與正義 | 蘇峰山 |
105 | 2016-04-28 2016-04-29 |
能力取徑下的障礙權利與正義 | 蘇峰山 |
103 | 2014-11-30 2014-11-01 |
從溝通之路到分享之旅:劉育伶的大學之道 | 蘇峰山 |
103 | 2014-07-14 2014-07-21 |
The Representation of Disabilily in Textbook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Taiwan | 蘇峰山 |
103 | 2014-10-30 2014-11-01 |
障礙的社會存有論 | 蘇峰山 |
102 | 2013-12-19 2013-12-21 |
障礙,權利與正義 | 蘇峰山 |
092 | Bourdie論社會不平等 | 蘇峰山 | |
091 | 『教育、社會與文化中的再製』導讀 | 蘇峰山 | |
091 | 對抗中的語言:教育改革論述之分析 | 蘇峰山 | |
091 | 符碼與習性:伯恩斯坦與布爾迪厄論文化與權力 | 蘇峰山 | |
090 | 市場經濟與市民社會:一個概念架構的釐清(I) | 蘇峰山 | |
090 | 象徵暴力與文化再製-布爾迪厄之反思 | 蘇峰山 | |
089 | 教育市場化論述分析:教育鬆綁的雙重詮釋 | 蘇峰山 | |
088 | 從行動到結構:有兩個Parsons嗎? | 蘇峰山 | |
085 | 批評如何可能: 關於傅柯批判哲學的一些爭議 | 蘇峰山 |
年度 | 出版日期 | 專書名稱 | 著作人 |
108 | 2019-11 | 障礙研究與社會政策 | 蘇峰山 |
101 | 2012-00 | 障礙研究/理論與政策應用 | 蘇峰山 |
093 | 2004-06 | 「論述分析導讀」,《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》,2004,嘉義 | 蘇峰山 |
091 | 「象徵暴力與文化再製-布爾迪厄之反思」,《意識、權力與教育: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論》 | 蘇峰山 | |
091 | 「『教育、社會與文化中的再製』導讀」,《意識、權力與教育: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論》 | 蘇峰山 | |
089 | 「教育鬆綁的雙重詮釋:市場經濟 vs.市民社會」,《新世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》 | 蘇峰山 | |
089 | 愛情的正常性混亂 | 蘇峰山 | |
088 | 「從行動到結構:有兩個Parsons嗎?」,《社會科學理論與本土化》 | 蘇峰山 | |
085 | 「傅柯對於權力之分析」,《歐洲社會理論》 | 蘇峰山 |
畢業學校 | 科系所 | 教育程度 | 起迄年月日 |
國立臺灣大學 | 社會學系 | 博士 | 1986-09-01 1994-06-30 |
國立臺灣大學 | 社會學系 | 碩士 | 1983-09-01 1986-06-30 |
國立臺灣大學 | 社會學系 | 大學 | 1977-09-01 1982-06-30 |
單位名稱 | 職稱 | 起迄年月日 |
南華管理學院 | 副教授 | 1996-08-01 |
姓名 | 年度 | 計畫名稱 | 計畫編號 |
蘇峰山 | 102 | 障礙的社會存有論:障礙,治理與權利 | 101-2410-H-343-021-MY2 |
蘇峰山 | 101 | 障礙的社會存有論:障礙,治理與權利 | 101-2410-H-343-021-MY2 |